新聞與通知
在線登記快速通道展商登記
組織機構
因擔心可能發生核泄漏的災難性后果,使人們對和平利用核能的各種裝置,如核電站、核供熱堆等產生誤解,甚至在核電站和核炸彈之間劃上等號。其實,目前為止民用核工業仍然是最為安全的工業文明之一。
核電站反應堆有四道安全屏障
核電站中核島(反應堆)有哪些安全保障?據專家介紹,核電站反應堆擁有四道安全屏障。
第一道是燃料芯塊。燃料芯塊是燒結的二氧化鈾陶瓷基體,核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98%以上滯留于燃料芯塊中,不會釋放出來。
第二道是燃料包殼。燃料芯塊密封在鋯合金制造的包殼中,防止燃料核裂變產物和放射性物質進入一回路水中。
第三道是堅固的壓力容器和密閉的一回路系統。反應堆堆芯被密封在20厘米厚的鋼質壓力容器內,壓力容器和整個一回路循環系統的管道和部件是能承受高溫高壓的密封體系,可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反應堆廠房中。
第四道是安全殼。安全殼是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殼壁厚90厘米,內襯6毫米的鋼板,在建造時運用了預應力張拉技術,提高了混凝土墻的強度,可以承受5個大氣壓的壓力,確保在所有事故情況下都可以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自然界。
核電站釋放輻射劑量極其微量
核電站放出的輻射劑量固然很小,但這些劑量危險嗎?“不危險。如果你在核電站旁邊枯坐一年,你所受到的輻射比乘波音飛機從紐約到洛杉磯往返一次所受的輻射還少。”該專家表示,一座核電站允許的年輻射劑量是5毫希弗。
例如,在美國達拉斯,居民每年從自然環境建筑物、巖石、土地等接受的劑量約80毫希弗。在科羅拉多,居民每年接受約130毫希弗。只要從達拉斯遷居到科羅拉多,每年接受的輻射劑量要比住在核電站附近的人大十倍多。
根據國外實測結果,生活在核電廠周圍的人每年接受的劑量當量小于0.01毫希弗。
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Boot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