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通知
在線登記快速通道展商登記
組織機構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在已建或在建核電廠址等社會公眾接受度高的地區,集中建設大規模核電區域集群,從而實現快速替代火電、有效解決霧霾污染問題。
一、發展大規模集群核電是應對霧霾天氣的必然選擇
我國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據世界銀行按平價購買力估算,今年9月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GDP第一,與此同時,消耗了世界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排放也是世界第一。目前,環境容量已達極限,大氣污染幾乎飽和。在中國較大區域內,天氣無風或風力較小時,霧霾已經成為常態。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世界約有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相關疾病,其中西太平洋(601099)區域情況最為嚴重。霧霾對民眾的健康影響是個長期過程,危害巨大,這個狀態要盡快改變。今年APEC期間,我國聲明二氧化碳排放計劃到2030年達到峰值并爭取提早實現這一目標。
我國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以煤為主的結構,年煤消耗量達到40億噸,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其中電煤占到60%。我國目前的發電裝機容量12.66億千瓦,其中火電達到8.87億千瓦。火電排放的污染物數量巨大,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霧霾問題,必須減少電煤排放,控制排放總量,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大力發展核電,大比例替代火電。
我國“十二五”核電發展方針是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但目前從總體看,裝機規模相比世界平均水平過低。2013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2%,即使按照規劃2020年運行機組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也只占全國3%左右,而全球平均水平是15%。從我國的經濟發展實際出發,預計2030年全國電力裝機將達到25-30億千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必將伴隨結構的迅速轉變,綠色環保將唱主角。要實現2030年的目標,應把核電作為替代化石、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選擇,作為解決霧霾污染、降低碳排放的利器,發揮應有的巨大作用,大力發展、加快發展、規模化發展,到2020年達到1億千瓦規模, 2030年前再新增2-3億千瓦, 占全國總裝機的10-15%。后續核電的比例還應進一步提高,達到30%以上,改變我國結構,走向綠色發展。這意味著在技術和產業支撐基礎上,有一個大規模快速發展的過程。美國、法國、日本等核電大國,都經歷了一個約10-20年的核電大規模快速發展階段。
當前我國已開發了部分沿海核電基地(總裝機約1億千瓦),如按照傳統發展思路布局后續項目,必將點多面廣,2030年前還需新開發25-30個廠址甚至更多。考慮當前社會公眾接受度問題,在沿海另行大量開工新的核電廠址困難極大。一個現實的選擇,是在已建或在建核電廠址等社會公眾接受度高的地區,集中建設大規模核電區域集群,從而實現快速替代火電、有效解決霧霾污染問題。
二、大規模集群核電的發展方式和步驟
1、以現有的沿海核電基地為基礎,在靠近負荷中心、發展條件優越、霧霾問題嚴重的區域,如華北、華東、華南,布局3-5個核電集群點,每個集群點布置2000-3000萬千瓦容量。采用規模化快速實施,2020年達到1億千瓦規模, 2030年前再新增2億千瓦裝機。這3億千瓦核電裝機,每年對應可替代火電煤炭消耗8-10億噸。
2、在沿海核電集群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水資源優化、核電空冷、排放優化等技術突破,在內陸適宜地區,布局3-4個核能、風能、太陽能綜合清潔基地,通過特高壓輸送,到2030年新增1億裝機。
3、規模化建設集群核電采用符合全球最高安全標準的三代核電技術,通過標準設計、設備標準和批量化制造、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等方式體現規模化效應,提高建設質量,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三、中國具備發展大規模集群核電的基礎條件
1、從技術條件來看,我國確立了以AP1000、CAP1400系列為主的技術路線,滿足規模化發展對核電安全的要求。AP1000及我國在此基礎上開發的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是世界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采用非能動安全理念,極大地提高了固有安全性。現在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再創新都已經到了尾聲,CAP1400重大專項進展順利,我國已深入掌握非能動壓水堆關鍵技術。雖然AP1000依托項目實施有一定延誤,個別設備在研制過程中有滯后,但都不是顛覆性的,完全能夠解決,不能因此影響整個核電發展的步伐和進程。在科學判斷的基礎上,后續AP1000、CAP1400機組應加快啟動。
2、從產業基礎來看,我國三代核電產業化基礎已經形成,具備批量化建造和集約化發展的能力。通過提前布局和合理規劃,我國在設計、設備制造、工程管理、生產運行等方面具備年開工建設8-10臺機組的能力。隨著我國工業巨大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將能夠滿足更大規模核電發展的需要,并且也會帶動裝備制造業等提升能力水平和產業升級。
3、從電網條件來看,通過特高壓電網建設,我國具備大容量遠距離傳輸的能力,規模化建設大型核電基地,在電力傳輸上沒有任何障礙。
4、從經濟性來看,雖然AP1000、CAP1400首批項目的造價略高,但通過標準化設計、設備國產化以及批量化、集約化發展,后續機組造價是能夠顯著降低的,與其它在經濟性上也有較強的競爭力。從另一個角度看,環保效益也應納入電力經濟性的綜合評估。世界銀行做過評估,到2020年大氣污染給我國民眾造成的健康危害,將使我國付出超過GDP的13%的經濟代價。顯而易見,在有效解決環保問題的前提下,付出適當的經濟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四、發展大規模集群核電需要突破的問題
1、思想觀念上的突破。發展大規模集群核電,是轉變核電發展方式的一個探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各方打破固有的思想藩籬,創新發展思路。
2、技術層面上的突破。對照發展規模化集群核電的技術要求,通過技術手段的突破,解決核電集中布局的安全和環境相關問題。例如:通過掌握非基巖廠址、大型海水冷卻塔等技術,結合AP1000、CAP1400系列機組比較寬泛的廠址適應條件,使核電選址更加靈活,實現區域核電規模化布局;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核電機組熱利用效率;通過科學論證,解決外部事件對群堆安全影響問題;通過合理布局和技術創新,探索單一機組事故后對其他機組影響和應急響應等問題。
3、政策法規上的突破。要在保障核安全的基礎上,以創新發展的眼光,系統梳理現有核安全相關法規要求,在單個廠址機組容量、溫排水標準、區域環保容量等多個方面,逐步做出可行的突破性探索。
The Website Supports All Mobile Terminal Design Support:©Bootstrap